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  多為外寄生性,
菌絲體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嫩梢、芽、和頁葉的表面,
並產生大量由菌絲體、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構成的肉眼可見的白色粉狀物。常見種類白粉病在全世界分佈廣泛,為害雙子葉植物尤為普遍。
白粉病有由禾白粉菌(Ery-siphe raminis)引起的禾穀類白粉病;



 由蒼耳單絲殼(Sphaerotheca fuliinea)引起的瓜類、豆類、麻類等多種植物的白粉病;


由葡萄鉤絲殼(Uncinula necator)引起的葡萄白粉病;


 由榛球針殼(Phyllactinia corylea)引起的80多種樹木的白粉病;


 由薔薇單絲殼(Sphaerotheca pannosa)引起的薔薇屬花卉的白粉病等。


 病原菌白粉菌是專性寄生菌,有的種寄主範圍很廣,
如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oni)能為害157個屬的357種植物。 
一般一種植物只發生一種白粉病,有時也可發生幾種白粉病,


 如桑樹可發生由榛球針殼引起的桑裏白粉病和由桑鉤絲殼(Uncinula mori)引起的桑表白粉病。
 
侵染循環白粉菌生長後期菌絲層間散生褐色至黑色顆粒狀小點,
為病菌的有性繁殖器官閉囊殼,隨病株殘體在地面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在芽中越冬。

 
越冬後閉囊殼放射出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在寄主的表面以吸器伸入寄主組織內吸取養分和水分,

並不斷在寄主表面擴展;少數為內寄生或半內寄生。 


生長季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溫暖地區菌絲體可在寄主植物上不斷地產生分生孢子週年侵染為害。 


由於病程短,再侵染髮生頻繁,流行性特強。 與多數真菌不同,
白粉菌的分生孢子對濕度的適應範圍很大,如禾白粉菌、

蓼白粉菌等的分生孢子在相對濕度為零時也能萌發。 
這一特性使一些白粉病在乾旱季仍可流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也有一段防治說明:


白粉病的嚴重性早為人類所熟知,聖經列王記(約紀元前一千年)便提到這一類病害。
而大約同時,人類也已知道用硫磺粉來防治本病。防治上,硫磺粉一直沿用到近代,
直到有機硫磺、二硝酚類的發明才有比較可靠的防治效果,然而這類藥劑多只有保護效果,
且易造成藥斑,降低農產品品質,並有動物毒性的顧慮。


二次戰後免賴得系或麥角醇抑制劑系藥劑的發明使得這類病害的防治,有近乎完美的效果,
它們作用位置專一,在寄主內系統移行且使用劑量極低,兼具保護及治療的效果,
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唯一缺點,便是極易產生抗藥性。
鑑於化學防治所造成的抗藥性及病害再猖獗問題,除抗病育種外,


世界各國均以各種非農藥防治法來防治本病。在以色列,以白粉病的寄生菌(超寄生)


 來防治設施內的白粉病,業已被商品化。在法國,有研究單位證明以矽化物可增加植物抗病性。
另外中國大陸則以烷醇高分子薄膜來防止白粉菌之侵染,亦有成效。
我國近年來以光動物質核胺光動素作為防治手段,也得到相當的成果。


 


 


 







白粉病的無毒防治方法:




  1. 保持田間良好通風。
  2. 多施鉀肥,使植株健壯,收穫後殘株燒毀。
  3. 窄域油,300~500(以噴霧整株植物確實覆蓋到)
  4. 葵花油+泡舒(101)200~300(2-3天即噴灑一次)
  5. 碳酸氫鈉(小蘇打)500(7天噴灑一次)
  6. 80%碳酸氫鉀可溶性粉劑,500(至少14天噴一次)
  7. 枯草桿菌,500(7天噴灑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水林小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