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紋夜盜蛾
|
|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夜蛾科Noctuidae 英名:Cotton cutworm, Tobacco cutworm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危害作物:雜食性害蟲,能危害多種作物及果樹。 形態特徵: 卵淡綠色,饅頭狀,有放射狀之隆紋及橫線,多產於寄主葉的背面成塊狀,卵塊上覆有黃毛狀物。幼蟲頭部黑褐,胴部灰褐,背線、亞背線及氣門下線皆為白色,且在氣門下線附近有圓紋。三齡以後,氣門上線成白紋,位於各節中央,其上有眼狀黑紋。蛹赤褐色有光澤。成蟲體長16~20公厘,體及翅皆褐色,頸板有灰色線,前翅之前半有灰白色細線數條,內橫線灰白色,其外緣略呈暗褐色,內方稍呈鉛色,環狀紋傾斜,灰白色,接近其旁之脈白色。腎狀紋前半略呈灰色,外線灰白色。外緣線白色,後翅白色,翅頂及外緣線暗色。
生活習性: 斜紋夜盜為雜食性害蟲,故全年均可發現。雌蟲將卵產於葉背上,一百至數百粒成一卵塊,上覆母蟲之暗褐色尾毛,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使葉片成不規則蟲孔或缺刻。白天多隱藏於葉基間或土中,入夜後才爬至植株上取食為害,老熟後潛入被害株附近土中3~6公分處化蛹。
|
甜菜夜蛾
|
|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夜蛾科Noctuidae 英名:Beet army worm 學名: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為害作物:蘆筍、蔥、蕃茄、玉米等....等。 形態特徵: 卵淡黃色、圓形,有放射狀之隆起線,直徑約為0.5~0.6公厘。幼蟲體色多變化,淡黃綠色或暗褐色,有時呈黃白色,背線明顯,亞背線成白色,體長約為35~40公厘。蛹赤褐色,甫化蛹時呈淡綠色,紡錘狀,末端具尾刺兩枚,體長約為11公厘。為害葉片、花器、嫩莖,幼蟲啃食葉肉,僅剩外表皮,嚴重時會把整欉啃盡。成蟲腹部背方基部有一毛塊,體、翅灰褐色。下唇鬚之側方,腹背之毛塊暗褐色。前赤內外兩橫線各具暗褐色細紋兩條,中橫線亦呈褐色,前緣三橫線之末端各具暗褐色小點兩個;環狀紋及腎狀紋灰黃色,輪廓細呈黑色,中心呈橙褐色:亞外線不明顯之淡色,內外暈略暗色,外緣有黑點刻。緣毛基部暗色,先端白色,後翅白色,前緣部與外緣部略帶暗褐色。外緣線暗褐色,體長約11公厘,展翅約25~30公厘。
生態習性: 一年可發生十一世代,春、秋二季為發生盛期。成蟲晝伏夜出,於傍晚及清晨較活躍,卵產於植株上呈不規則卵塊,並以雌蛾體毛覆蓋。孵化之幼蟲有群聚性,幼蟲取食嫩葉、嫩莖。幼蟲體色多變化,背線明顯,幼蟲日夜活動,但陽光強時則向下移動潛伏,受驚擾時,有彎身成U字形而落地之習性。老熟幼蟲潛入土中或土表之落葉、雜物間化蛹。化蛹時則喜歡選擇溦濕的塊狀土壤,吐絲營繭,其上並附土塊雜物等,化蛹之深度一般為2.5~15公分
|
小菜蛾
|
|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菜蛾科Plutellidae
英 名:Diamond back moth 學 名:Plutella xylostella ( Linnaeus ) 危害植物:十字花科植物 形態特徵: 成蟲為小型蛾類,體長4.5~6.5公厘。幼蟲體長8公厘,黃綠色,頭灰褐色,體之中部粗大,兩端細小如梭狀。幼蟲食葉成孔,密度高時幾無葉片可倖免。
生活習性: 在台灣幾乎常年出現,年發生15-21代, 12月至次年3月為發生盛期。成蟲沿葉脈產卵,孵化後幼蟲會潛食葉內,而殘留透明的上表皮,二齡以後食葉成孔。幼蟲被觸動時,往往會吐絲下垂,故有吊絲蟲之稱。老熟後沿葉脈作紡綞形粗繭化蛹。成蟲棲息於葉背,危害十字花科植物。
|
亞洲玉米螟
|
|

分類地位:鱗翅目 Lepidoptera 草螟蛾科 Crambidae
英 名:Corn borer 學 名:Ostrinia fumacalis Guen'ee
危害作物:為雜食性,本省主要為害玉米、高梁、甘蔗、豆類。
形態特徵:
卵:扁平,短橢圓形,初期呈乳白色,後期黑褐色。
幼蟲:有5至6齡,體色淡褐,頭及前胸板為褐色。
蛹:腹面黃褐色,背面深褐色,尾端有釣狀剌。
成蟲:雄蛾體色暗褐,體型中型,休息時腹部端露翅膀外。雌蛾淡黃,體型較大,休息時尾端不露翅膀外。
生活習性:
卵期1~4日,幼蟲2~4週,蛹6~10日,成蟲壽命約4~10日,一世代需23~166 日。成蟲白天喜在玉米田週圍雜草如狗尾草、牛筋草等上棲息,入夜後於雜草叢間活動交尾,到凌晨1~2點間達到高潮,交尾後始飛入玉米田產卵。初齡幼蟲集中加害輪生部嫩葉,輕者葉片有許多針剌狀食痕,重者葉片有許多長條型食痕,並附著木屑狀排泄物,葉片中脈有時因受害嚴重而垂折。2~3齡幼蟲在雄花抽出後,上移至雄花或心葉部取食。4齡後鑽入莖內或蛀食果穗造成為害,老熟幼蟲於莖內化蛹,成蟲羽化後鑽出,又開始一個生活循環。
|
茶姬捲葉蛾
|
|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捲葉蛾科Tortricidae
英名:Smaller tea tortrix 學名:Adoxophyes sp.
危害作物:雜食性,除茶樹外,尚危害果樹、花卉、林木等54種植物。
形態特徵:
成蟲體及翅呈褐色。雄蛾前翅有3 條暗褐色帶,外緣與後緣垂直,翅近乎長方形,後翅黃色,扇形,沒有斑紋。雌蛾前翅斑紋較少,有不規則短細橫線散佈,後翅與雄蛾同。雄蛾腹末端有毛叢,雌蛾無。體長約6公釐,翅展7~9 公釐。卵黃色,呈魚鱗狀排列。初孵化幼蟲頭部黑褐色,脫皮後呈黃褐色。
老熟幼蟲體呈鮮綠色或黃綠色,無斑紋,胸部第1 節的硬皮板黃褐色,體長約20 公釐。蛹黃褐色,剛化蛹時,翅鞘翠綠色,以後則呈褐色,羽化前變為暗褐色。腹部各節有橫列的鋸齒狀突起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八世代,各世代重疊,於3、4月春茶萌芽時逐漸增加,9至10月秋茶採收後密度驟降。卵塊呈魚鱗狀產於葉背,初孵化幼蟲常棲於芽內或未展開嫩葉邊緣內取食,二齡後吐絲由葉尖向中心捲起,棲於捲葉內危害。若無茶芽時,幼蟲可潛棲於老葉相接空隙內危害。.
|
楊桃花姬捲葉蛾
|
|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捲葉蛾科Tortricidae 英名:Carambola fruit borer 學名:Eucosma notanthes Meyrick 危害作物:楊桃、玉蘭 形態特徵: 卵:卵扁圓形,乳白透明,大小約0.6×0.5公厘,孵化前轉成紅色,可見黑色頭殼。 幼蟲:初齡幼蟲乳白色,體長1.1公厘,老齡幼蟲紅褐色,體長12公厘。 蛹:暗褐色藏於繭中,6~7公厘。 成蟲:雌成蟲體暗褐色,體長約7公厘,展翅有15公厘,雄成蟲顯著較小,兩者翅上皆有彩斑之鱗粉光澤。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八世代,以7月至11月發生最多。成蟲多喜在清晨及傍晚時出來活動、交尾與產卵。成蟲將卵散產於楊桃果實及葉片上,剛產的卵呈白點狀,約經1~2日,卵粒中間出現紅點,再經2至3日卵即孵出幼蟲。初孵化幼蟲經爬行尋找寄主後,鑽入果肉內蛀食,蛀孔外可見排出的褐色顆粒狀蟲糞。老熟幼蟲大部外出,於乾枯的枝葉、樹幹縫隙或果實內結繭化蛹,經8~15日羽化為成蟲。
|
引用朝陽科技大學理工學院-費洛蒙中心研究之害蟲圖鑑